一、基本信息
姓名:刘国庆
职称:教授
教育经历
2004.9-2009.7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博士(硕博连读)
2000.9-2004.7 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
工作经历
2016.3-至今 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2019.9-2020.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2015.3-2016.3 美国乔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
2009.7-2016.2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人教师
学术身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系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内蒙古生物物理学与生物信息学会理事。
所属系部和专业方向:生物信息学系,生物医学数据挖掘
二、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肿瘤代谢重编程、减数分裂重组的分子机理、染色质结构建模等。
详细信息见团队网址:https://lab.rjmart.cn/10089/gqliuLab, 或http://bioinformatics.gqliulab.com/
学术成果与荣誉:
国际上首次提出依赖邻近碱基的基因转变模型,发现减数分裂重组以依赖紧邻碱基的基因转变方式影响基因组进化;建立了核小体定位的力能学模型,揭示了DNA物理特性介导的核小体定位规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内蒙古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1. Guoqing Liu*, Yu Sun, Lumeng Jia, Ruifeng Li, Yongchun Zuo*.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shapes meiotic recombination in mouse primordial germ cells through assisting double-strand breaks and loop formation.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 2022, 1865(5):194844, doi: 10.1016/j.bbagrm.2022.194844.
2. Guoqing Liu*, Hongyu Zhao, Hu Meng, Yongqiang Xing, Lu Cai. A deformation energy model reveals sequence-dependent property of nucleosome positioning. Chromosoma, 2021, 130:27-40, DOI: 10.1007/s00412-020-00750-9
3. Guoqing Liu*, Xiangjun Cui, Hong Li, Lu Cai. Evolutionary direction of processed pseudogene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6, 59(8): 839–849.
4. Guoqing Liu*, Yongqiang Xing, Hongyu Zhao, Jianying Wang, Yu Shang and Lu Cai*, A deformation energy-based model for predicting nucleosome dyads and occupancy.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4133
5. Jian-Ying Wang, Jingyan Wang, Guoqing Liu*. Calculation of nucleosomal DNA deformation energy: its implication for nucleosome positioning. Chromosome Research, 2012, 20(7): 889-902
6. Guoqing Liu*, Jia Liu, Xiangjun Cui, Lu Cai. Sequence-dependent prediction of recombination hotspot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 Theor Biol, 2012, 293: 49-54
7. Guoqing Liu*, Hong Li, Lu Cai. Processed pseudogenes are located preferentially in regions of low recombination rates in the human genome. J Evol Biol, 2010, 23(5):1107-1115
8. Guoqing Liu, Hong Li*.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ombination rate and dinucleotide bia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2008, 67(4): 358-367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局部染色质结构的数理建模与特征分析(62161043),2022.01- 2025.12(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重组的分子机理(31660322),2017.01- 2020.12(主持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减数分裂重组的位置偏好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61102162),2012.1-2014.12 (主持人)
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深度挖掘肿瘤脂质代谢异质性(2025MS06029),2025.01-2027.12 (主持人)
5. 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深度学习肿瘤代谢异质性,2024.10-2025.10 (主持人)
6.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人群肿瘤脂质代谢图谱的构建,2022.09- 2024.08 (主持人)
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酵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结构的变化(2018LH03023),2018.01-2020.12(主持人)
8.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4-B10),2014.1-2015.12(主持人)
9.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减数分裂重组与DNA回文结构的内在联系(NJ10098),2010.6-2012.6 (主持人)
学术报告:
1. 报告题目:先锋转录因子与核小体结合模式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第六届全国表观遗传信息学大会,2025年8月15-18,包头
2. 报告题目:基于DNA物理特性的核小体定位模型及其应用. 第五轮会议通知|第三届山东省生物信息学学术大会暨中国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算法研究前沿方向学术大会,2025年5月9-11,德州,山东
3. 报告题目:基于DNA物理特性的核小体定位模型及其应用. 第五轮会议通知|第三届山东省生物信息学学术大会暨中国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算法研究前沿方向学术大会,2025年5月9-11,德州,山东
4. 报告题目:核小体定位的DNA形变能模型及其应用. 国际科学前沿论坛暨“罗辽复星”命名仪式,2024年8月8-11,呼和浩特
5. 报告题目:核小体DNA形变能的计算与应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前沿论坛暨内蒙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2024年7月12-16,包头
6. 报告题目:核小体定位的DNA形变能模型及其应用. 第五届全国表观遗传信息学研讨会,2023年6月2-4,温州
7. 报告题目:减数分裂重组介导的突变和选择作用. 第九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NCCBB)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会,2023年5月12-15,徐州
8. 报告题目:DNA energetics-based understanding of nucleosome positioning. 第七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信息学大会, 2021年7月15-18日,烟台
9. 报告题目:内蒙古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建设规划与实践. 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2019年学术会议,2019年6月21-23,南京
10. 报告题目:Lipi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cancer. 吉林大学肿瘤系统生物学中心讲座,2019年3月16,长春
11. 报告题目:The implication of DNA deformation energy for nucleosome positioning and sliding. 第五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2018年4月20-22,唐山
12. 报告题目:从DNA物理特性看核小体的定位与滑动.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名家讲座系列报道,2017年7月7,长春
13. 报告题目:A physical approach to nucleosome positioning predic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the Frontier of Big Data in Science (科学大数据前沿国际研讨会),2016年7月8-10,包头
14. 报告题目:An energetic model for nucleosome positioning. 第一届国际暨第十三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2013年10月28-31,南昌
15. 报告题目:Meiotic recombination and processed pseudogene distribution. The 7th International Bioinformatics Workshop, 2009年6月19-21,苏州
16. 报告题目:人类基因组假基因分布与重组率的关系. 2007首届沪港粤生物物理学术会议,2007年11月22-25日
刘国庆事迹简介
教学工作及成果:刘国庆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生物物理学》、《肿瘤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软件应用》、《机器学习实战》等多门本科生课程,承担《机器学习》、《结构生物学选讲》、《基因组学》等研究生课程,为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正常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2016年前后,生物医疗行业的大数据急剧增长,以生物医学大数据为依托的精准医学发展迅猛,但当时存在国内高校生物信息学专业设置少、相关人才匮乏、学科布局不健全等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和挑战,为了培养满足国家与地区生物医学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刘国庆教授等人开始筹办生物信息学专业,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于2019年成功创办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生物信息学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生至现在,已培养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百余人,为发展壮大我区生物信息学整体研究水平、助推国家和自治区大数据产业、生物医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班主任,刘国庆教授关心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生物信息学专业2020级1班的40名同学全部顺利毕业,全班同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更是达到50%的好成绩。刘国庆教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科研交流中,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曾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取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类)全国一等奖等好成绩。也积极开展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等多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参与人之一,获得2024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4年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科研领域及成果:刘国庆教授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骨干,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系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会理事。
自2004年起从事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相关研究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染色体减数分裂重组、肿瘤代谢重编程和染色质结构建模等,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B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Chromosoma、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科学通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7篇(一作和通讯作者论文篇24篇),单篇最高被引次数67次(google scholar, 2024),总被引次数5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杂志主编Martin Kreitman教授来函对刘国庆等人的论文(Liu & Li, J Mol Evol, 2008)中关于重组通过依赖于邻近碱基的基因转变方式影响基因组进化的观点给予很高的评价:“Your paper indicates to me consider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f recombination on genome evolution, as reflected in the excellent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美国Cornell大学Clark教授小组Singh ND等人2009年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Annu Rev Ecol Evol Syst 的文章中对刘国庆等人的论文评述如下:“虽然果蝇中碱基替换过程的上下文关联不像哺乳动物明显,随着数据的增加,模型必须考虑不同位点之间的依赖性,对真实过程提供更加精确的描述 (Liu & Li, 2008)”,强调了我们提出的“碱基突变对邻近碱基的依赖性”的重要意义。这些成果充分证明了刘国庆科学研究工作的原创性和影响力。
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刘国庆教授获得2013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第二届“包头市少数民族十大优秀青年”、2017年包头市“鹿城英才”、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20年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三届科技工作会议“科技创新个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或人才称号,还获得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将继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工作,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领青年教师和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同时,他将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并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