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1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贺小英

发布日期:2025-09-22 15:07浏览次数:


一、基本信息

姓名:贺小英

职称: 教授

教育经历:

1999年9月—2003年7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

2003年9月—2006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6年9月—2011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学术身份:

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获得者,自治区兴蒙英才第六类人才获得者,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涵评专家。

所属系部和专业方向:

生物技术系,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二、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哺乳动物体细胞重编程和动物环境毒理学研究。

学术成果与荣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内蒙古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地市级科研项目2项,并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5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独立或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部分代表性成果发表于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包括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最新影响因子:10.0,中科院一区TOP)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最新影响因子:8.0,中科院二区TOP)。曾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并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1] Xiao-Ying He, Ting Yuan, Xin-Ying Jiang, et al. Effects of contaminated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from a rare earth mining area on the biology and the physiology of Sprague-Dawley rats. Sci Total Environ. 2021.761:144123

[2] Xiao-Ying He, Chun-Li Zheng, Xin Sui, et al. Biological Damage to SD Rat by Excessive Anions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from Rare Earth Metal Tailings Ponds Seepage. J Clean Prod. 2018. 185(1):523-532

[3] Xiao-Ying He, Li-Bing Ma, Xiao-Ning He, WanTong Si, Yue Mao Zheng. Improved development of somatic cell cloned bovine embryos by a mammary gland epithelia cells in vitro model. J Vet Sci, 2016,17(2):145-152.

[4] Xin-Ying Jiang, Hui Yang, Qian-Ge Jing, Xiao-Ying He*. A “selective secondary tissue attachment” method fo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Acta Histochem. 2022.124(8):151972

[5] Jian-Kai Shi, Shu-Xin Li, Lin Tian, Yang Liu, Shu-Jun Liu, Ji-Wei Liu, Li-Bing Ma, Xiao-Ying He*, Ying Liu. Expression of NRDR different isoforms in mice uterus. J Aaim Plant SCI-PAK, 2024.34(4): 904-912

[6] Rui-Ying Tong, Xian Wu, Ying Liu, Yang Liu, Ji-Gang Zhou, Xin-Ying Jiang, Li Zhang, Xiao-ying He*, Li-Bing Ma*. Curcumin-Induced DNA Demethylation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Is Mediated by the DNA-Damage Response Pathway.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0. 1-13

[7] Wan-Tong Si, Xiao-Ying He (Co-first author), Ailing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 Index to Assess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a Rare Earth Mine Tailings Site.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16, 23 (17) :17345-17356

[8] Xiao-Ying He, Yue-Mao Zheng, Shuang Qiu et al.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EGFP gene transfection of 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 from goat fetus at terminal gestational age. Cell Biol Int. 2011 1; 35(8):789-92.

[9] Xiao-Ying He, Yue-Mao Zheng, Jie Lan, et al.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arrying the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 can stimulate proliferation and maintain prim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bovine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Development, Growth & Differentiation. 2011. 53(3): 312-322

[10] Yue-Mao Zheng, Xiao-Ying He (Co-first author), Yong Zhang. Characteristics and EGFP expression of goat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Reprod Domest Anim. 2010. 45: 323-331

[11] Yue-Mao Zheng, Xiao-Ying He (Co-first author). Characteristics and EGFP expression of porcine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Res Vet Sci. 2010. 89:383-390

[12]  Yue-Mao Zheng, Yan-Ling Zheng, Xiao-Ying He (Co-first author). Multipotent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GFP gene transgenic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mniotic fluid of goat at terminal gestational age. Cell Biol. Int. 2011. 35: 1243-1246

[13] 贺小英, 荆乾鸽, 姜欣颖, 吴宪, 兰宗宝, 马利兵. 端粒酶与体细胞重编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5):1133-1140.

[14] 贺小英,荆乾鸽, 姜欣颖, 袁 婷, 吴 宪, 佟瑞莹, 王晶妍, 马利兵. 端粒酶基因的腺病毒包装条件优化及其活性功能验证. 2019, 50(6):1356-1361.

[15] 贺小英, 马利兵, 刘希宇. hTERT与SV40 LT协同表达对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5, 37(2): 197-203

[16] 贺小英, 马利兵, 刘希宇, 刘娟, 吴飞. 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功能验证.生命科学研究.2015,19(2):19-23.

[17] 贺小英,张 涌,郑月茂.奶牛羊水来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表面标记检测.中国兽医学报. 2011, 31(2):264-266

[18] 隋心,贺小英*,荆乾鸽, 吴宪, 郑春丽, 张雪峰*. iQPR法处理水对SD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 38 (1):117-122.

[19] 黄涛, 求瑞娟,  兰宗宝, 任逸晨, 杨畅, 钱永靖, 王春丹, 贺小英*,司万童. 稀土尾矿库渗漏水污染对花背蟾蜍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2019, 50(2):412-417.

[20] 吴宪, 迟志娇, 王强, 贺小英*,马利兵*. MicroRNA-302/367 cluster功能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39(1):96-103.

[21] 姜欣颖, 马利兵, 杨慧, 曲静, 贺小英*. 基于 RNA-Seq 数据分析端粒酶对细胞重编程进程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11) 28-35.

[22] 杨慧, 戴铭睿, 于 洋, 董雪纯, 罗宇航, 戴金伯, 曲 静, 郭丽颖, 李俊芳,贺小英*. 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地下水污染对ICR小鼠肝脏遗传损伤 的分子机制. 动物医学进展,2022, 43(10):44-49.

[23] 戴铭睿, 索良东, 康潍循, 郭丽颖, 高歆, 曹英琪, 黄兴宇, 王志强, 冯程宇, 曲 静, 贺小英*.  ICR鼠肝和肾毒性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动物医学进展, 2024,45(4):69-74.

[24] 贺小英.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本科生《细胞生物学课程》 授课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科技视界. 2020 14:16-18.

[25] 贺小英(主编),马利兵,刘春城,刘颖,刘洋. 哺乳动物体细胞重编程:理论与应用. [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26] 贺小英(主编),刘春城,刘颖,马利兵. 动物生殖与发育机理的研究与技术应用. [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4.

[27] 滕应,陈梦舫,贺小英(参编)等. 稀土尾矿库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修复研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著作

[28] 郑月茂,贺小英(参编). 转基因克隆动物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9] 郑月茂,贺小英(参编).干细胞、克隆与转基因[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科研项目与基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960267、稀土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导致地下水污染对SD大鼠的遗传损伤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2020/01-2023/12、40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560331、供体细胞端粒酶时序性变化与体细胞核重编程互作机制的研究、2016/01-2019/12、48万元、主持。

[3]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项目”、 NJYT24052、2024/01-2026/12、30万元、主持。

[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MS03040、白云鄂博矿区超标重金属元素锌和锰对雌性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2023/01-2025/12、10万元、在研、主持

[5]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利用生物监测技术深度评估白云鄂博矿区周边的环境超标物锌和锰对雌性动物生殖健康影响和风险评价、2022/09-2024/08、15万元、在研、主持

[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MS(LH)0213、稀土金属冶选尾矿库渗透导致地下水污染对SD大鼠遗传损伤的研究、2017/01-2019/12、4万元、主持。

[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MS0503、利用乳腺细胞体外模型研究端粒酶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重编程的调控机制、2012/06-2015/06、5万元、主持。

[8] 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横向课题、重点生态功能区退化生态系统土壤肥力分析、2018/05-2019/12、2.1万元、主持。

[9]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创新基金项目、2011NCL007、通用型细胞体外研究模型的制备及引起细胞增殖调控的可能分子机制、2012/06-2014/06、2万元、结题、主持。

[10]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稀土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2018/07-2021/06、500万、在研、骨干参与。

[11]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白云鄂博矿区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2018/07-2021/06、120万、骨干参与。

[12] 国家自然基金、31660340、miR-302/367 cluster对绵羊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2017/01-2020/12、42万、第一参与。

[13] 国家环保部公益项目、201309005-03、稀土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2013/01-2015/12、168万、骨干参与。

[14] 国家自然基金、31460142、稀土尾矿库复合污染对花背蟾蜍生殖力及种群动态的影响机理、2015/01-2018/12、50万、第二参与。

实验室介绍

动物环境应激分子团队专注于工业污染生态毒理研究,致力于揭示重金属、稀土元素及致病菌等环境因子对动物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分子机制。团队依托先进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平台,配备SPF级动物实验室、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重要设备,系统开展多维度毒性机制解析与防治策略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包括自治区杰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及兴蒙人才等多位高层次人才。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百篇,为环境污染治理与生物健康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团队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多家医院和生物科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毒性检测技术开发、生物标志物应用及环境修复产品的转化与推广。



上一条:裴海霞
下一条:石春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