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1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石春芳

发布日期:2025-09-22 14:47浏览次数:


一、基本信息

姓名:石春芳

职称:教授

教育经历

(1)2013.9 - 2018.12,内蒙古大学,生态学,博士

(2)2002.9–2005.7, 内蒙古大学 , 生态学, 硕士

(3)1996.9–2000.7, 内蒙古大学 , 生态学, 学士

学术身份:“英才兴蒙”第六类人才、包头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所属系部和专业方向:生物技术系 生物技术专业

二、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开展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有机废弃物(中药渣、沼渣、醋渣、园林废弃物、剩余污泥等)高值化利用、盐碱土壤生物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污水生物处理(生物絮凝剂、除臭菌剂)等。

学术成果与荣誉: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 1区TOP期刊)、《现代化工》、《环境科学与技术》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市级及横向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次指导学生竞赛并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2项等佳绩;入选“英才兴蒙”人才计划。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1] Leng,X.Y.;Huang,Y.Q.;Yang,H.T.;Guo,L.P.;Bi,J.;Deng,P.B.;Wang, Y. M.;Shi, C. F*.Evalu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residue organic fertiliser on saline soil[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22(2):1849-1865.

[2] Deng, P.-B.; Guo, L.-P.; Yang, H.-T.; Leng, X.-Y.; Wang, Y.-M.; Bi, J.; Shi, C.-F*. Effect of an Organic Fertilizer of Ganoderma lucidum Residue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Saline Alkaline Soil. Water,2023,15(5),962.

[3] Chun-Fang Shi,Hui-Ting Yang,Tian-Tian Chen,Li-Peng Guo,Xiao-Yun Leng, Pan-Bo Deng,Jie Bi,Jian-Gang Pan,Yue-Ming Wa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genetic algorithm-based optimization of aerobic compost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Ganoderma lucidum residue[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22,357,127248.

[4] Chun-Fang Shi, Yuan-Yuan Xie, Xiao-Yun Leng,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Biogas Residue on Millet Properties,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Saline Soil[J]. 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 2020,14,108–113.

[5] Shi C F, Liang C Z , Leng X Y , et al. Effect of Biogas Residue on Salin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16S rRNA Metagenomics Analy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2018, 20(8):1861-1867.

[6] 杨惠婷,冷小云,石春芳*.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06):230-236.

[7] 石春芳,李欣,莫紫琳.醋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混合菌系的构建[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8(09): 194-197.

[8] 石春芳,冷小云.微生物絮凝剂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5,35(09):85-87+89.

[9] 石春芳,冷小云,王月明,毕捷,邓攀博.固废新生: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5.

[10] 石春芳,杜志强,张凯,等.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科研项目与基因

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5MS03129,基于机器学习的盐碱土壤改良剂施加量预测研究,2025/07-2028/06,主持。

2.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3QNJS145,包钢尾矿库生物稳定化关键技术研究,2023/01-2025/12,主持。

3.包钢横向课题,包钢尾矿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2023/08-2024/12,主持。

4.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71,中药渣肥料化及改良盐碱土壤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2020/07-2023/07,主持。

5.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MS03066,沼渣对次生盐碱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2018/01-2020/12,主持。

6.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Z1010-3,利用剩余污泥及沼液改良包头盐碱化土壤的效应及机理研究,2014/08-2015/12,主持。

7.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10515,水解酸化-微生物絮凝-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化技术研究,2011/01-2013/12,主持。

实验室介绍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以“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修复协同增效”为核心,聚焦固体有机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脆弱生态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环保与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主要开展以下科研活动:(1)有机固废高效转化与利用:开展沼渣、中药渣、剩余污泥等有机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及专用盐碱地、尾矿土壤改良剂,实现“废为肥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2)生物农药与绿色农业应用:依托中药渣厌氧发酵技术,开发生物农药产品,有效防控作物白粉病、斑潜蝇等病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助力绿色种植与生态农业;(3)畜禽健康养殖与抗生素减量:通过中药渣固态发酵工艺,研制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增强禽畜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推动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双向提升;(4)受损生态系统综合修复:针对盐碱地、黄河湿地、尾矿库等典型退化环境,研发生物有机肥-植被-微生物协同修复体系,重建健康生态系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与韧性。

实验室具备从微生物筛选、制剂开发到效应评估的全链条研发能力,主要设备包括:(1)微生物研究平台:可分离、筛选特定功能菌株,开展菌剂制备与发酵优化;(2)喷雾干燥系统:支持高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菌粉与提取物的标准化制备;(3)环境分析模块:可系统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指标;(4)生物与农产品检测体系:全面支持作物生长/营养指标、发酵液组分、畜禽产品品质及安全指标的高通量分析。

实验室始终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绿色生产、污染土壤修复、养殖减排提质和区域生态治理,已形成多项可推广的集成技术与示范模式,旨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环境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上一条:贺小英
下一条:蔡禄

关闭